隔條。因為隔條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工作,而且反復循環使用,應具有良好的沖擊韌性強度,應選用材質均勻,紋理通直,變形小的柳安、紅松、白松、云杉、落葉松等樹種的成熟干燥材做隔條。
隔條長度等于材堆的寬度。隔條的厚度,當鋸材板寬在200mm以內時,隔條厚度可為25mm,若板寬超過200mm,隔條厚度應為40mm,若被干木料的寬度不超過50mm時,也可用被干木材作隔條。隔條在材堆中的間距,與樹種及鋸材的厚度有關,闊葉材一般為板厚的10-12倍,針葉材為板厚的18-20倍,宜小不宜大。在實際操作中,隔條的間距與軌車的橫梁保持一致。燃煤熱風爐因為材車的橫梁間距是以被干木料的厚度作為依據設計的。一般為400-500mm。若材車橫梁間距太大,應加方木橫梁。
烘干工作結束后注意事項:在烘干作業終止時,木材含水率符合要求后,首先退出爐膛內的燃料,讓熱交換器總成冷卻,讓箱體內的木材表面溫度降到35℃以下,才能夠關掉風機,打開烘箱大門。其他規格木材的烘干控制要點由技術人員在安裝調試期間現場確定。
在木材烘干設備,木材干燥過程中,制約干燥速度的主要是板材的樹種、厚度、初始含水率和要求的含水率(終含水率)、氣流穿過材堆的速度等;但是在保證干燥質量的前提下,針對每個樹種制定出合理的干燥工藝,適當提高氣流的循環速度,減少在干燥過程中的運行費用,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木材烘干設備工作原理:預熱過后,開始干燥時,木材蒸發面的自由水和部分吸著水在水蒸氣分壓差的作用下脫離木材進入干燥介質中然后被排出窯外。木材表層大毛細管的自由水首先蒸發,然后蒸發微毛細管中的吸著水,由于表面水分的蒸發,是蒸發面的含水率降低,在木材的表層和內部各層之間出現內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和內低外高的溫度梯度,在這兩種梯度的作用下,使內部各層中的水分向表面移動,直到干燥完畢,木材內外層含水率才接近一致。